黄体破裂是指卵巢在排卵后形成黄体,由于某些因素导致黄体发生破裂并伴随出血的现象,如自然破裂等,作为妇科急腹症之一,黄体破裂的发生通常伴随着突发的下腹痛和不同程度的出血,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休克。
1、自然破裂:黄体在发育过程中,其内部血管增生活跃,可能导致黄体弹性变差。随着黄体的增大,内部压力也随之增加,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,黄体可能自发破裂出血。这种情况通常无需特殊处理,但需注意休息和观察症状变化。
2、外力作用:剧烈运动、腹部受到撞击或挤压等外力作用可能导致腹腔内压力增加,诱发黄体破裂。此外,性生活时如果男方动作粗鲁,女性腹部受到强烈冲击也可能导致黄体破裂。
3、黄体功能不全:正常成熟黄体直径为2cm左右,若黄体腔内有大量的积液,使腔的直径超过3cm,形成黄体囊肿。由于黄体囊肿位于卵巢表面,张力较大时容易破裂。
4、凝血机制异常:凝血机制异常也可能导致黄体破裂,原有基础性血液疾病或长期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,其凝血功能可能受到影响,使得黄体在受到轻微损伤时也容易发生破裂出血。
5、慢性盆腔炎症:慢性盆腔炎症可能导致卵巢组织结构受损,增加黄体破裂的风险,炎症因子刺激局部组织,可能导致输卵管水肿、充血,当输卵管伞端积液量较多时,易发生输卵管破裂,继而导致黄体破裂。
在治疗方面,对于出血量较小、症状不严重的患者,可以采用止血类药物和抗感染药物进行保守治疗;而对于活动性出血量大或蒂扭转的患者,则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,手术治疗方式包括腹腔镜下黄体囊肿剥除术、缝合术以及电凝止血术等。
黄体破裂后的康复与预防策略是什么